»
到老餅舖裡,尋找時代的記憶
»
雖然最忙最累的日子過去了,但對黃春富師傅而言,用紅紙包覆販售的封仔餅,仍是他這一生中,最耐人尋味的記憶。他用一雙老邁的眼睛,見證池上的人口外移,看見外來遊客旅居,流動的人潮彷彿一條記憶的河,他守著最後的封仔餅,為我們攬下一艘觀看過去的船,駛向變動的池上。
»
三遷池上,是命運牽引父親來到這裡
»
慶豐餅舖是黃春富的父親黃登原、同時也是第一代老闆開啟,至今已有八十多年。回想這段歷史的源頭,黃師傅的父親在新竹關西的客家村落長大,曾經與裁縫師阿公短居池上,那是父親第一次認識這片土地。第二次前來,十六歲的父親見到弟妹們漸漸長大,家中經濟開銷與日漸增,身為長子的他前往鄰近鄉鎮,在玉里和日本人學習糕餅手藝,出師後回到關西成家立業,但內心有感在老家謀生不易,於是轉往花蓮市發展。1930年慶豐餅舖正式開張,生意非常興隆,爸爸甚至將老家的親人遷過來一起經營,也開始往其他領域投資。
»
1944年,一場颱風導致投資的政府工程受損,擔任保證人的爸爸一夕間被查封家產。那時政府規定,除了民生用品外,其餘的通通查封,父親只好帶著僅存的鍋碗瓢盆,透過妻子兄長的協助,到池上重新開業,這是父親第三次踏上這塊土地。
»
»
交通不便,送貨和送命間只有一步的距離
»
黃師傅依舊記得當年的街景,那時池上的鬧區不在火車站,而是靠近伯朗大道的錦園村,每逢過年拜節、祭祀祈福時,由於慶豐是池上、富里地區第一間餅舖,人們都會來到家裡來買餅。此外舉辦廟會時,廟方都會請客,當時有富里的人前來參加,才有機會將糕餅賣到富里,批發給當地店舖。14歲時開始幫家裡送貨,池上和富里間有條河,橫渡時除了火車,就只有簡便的木橋。他一個人騎著鐵馬,在只有兩個肩膀寬的橋上行駛,一不小心就會掉下河裡,非常危險,有時颱風過後,木橋地基不穩,就牽起腳踏車在鐵軌行走,到了富里後還得一間間送貨,送完時就背著木板掛檯,叫賣糖果賺錢。
»
»
池上物價史,新移民的加入
»
早年的慶豐餅舖不只作封仔餅,還有麵包、蛋捲、糖果,以及各種節日的糕餅,種類多樣,黃師傅拿起保存良好的木製模板,說這是在玉里請人雕刻製作,其做工非常細,上頭的菊花樣貌仍非常清楚,要價是六百元。以當時的物價來說,一碗麵兩塊錢,店內大大小小的模板,累積起來在當時可是一筆可觀的數字,但要使用這些昂貴的模板,還得從學徒開始做起。黃師傅在17歲那年正式踏入餅舖的廚房,那時是1965年。每天一早起來就要顧火爐,非常辛苦,有些學徒待了一兩個月就逃跑了。全盛時期從學徒到師傅,店內總共有三十多人,到了中秋、過年、中元三大節日時,店門口還得架起棚子,全部人從裡忙到外,桿皮、包餡、烘烤、包裝,半夜還得繼續做餅,做到皮包皮、餡包餡,只差沒有站著睡覺。
»
後來外省人遷移池上,中秋節店內也做廣式月餅,大多是買來當伴手禮送給朋友的,所以訂的都是10寸的大月餅,訂單多的時候,外裝的盒子還得去外頭借,而封仔餅雖同為月餅,包裝上卻簡單許多,最初販售時只有用塑膠袋裝著,十個六塊錢。之後有人想拿來送禮,便用紅紙封起來包裝成條,閩南發音一條為一封,才取名為封仔餅,也是台東地區才有的名稱。過去有人將名字拿去註冊,只好改以慶豐餅來販售,只不過大家來店裡還是叫封仔餅,這是共同記憶,無法被取代。
»
»
堅持製作封仔餅,讓池上的記憶流傳下去
»
1970年代池上人口開始外移,餅舖賣的種類漸漸少了,以往過年的四果、中元節的糕子,在訂單減少的情形下,現今已走向歷史,除了過節時廟會訂製的壽麵壽桃外,就剩下封仔餅在店內常態販售。封仔餅對於池上人而言,是過去物資缺乏時,全家人中秋節一起吃餅、團員的時光,因此老一輩的熟客仍會定期到餅舖購買封仔餅,或者宅配給外地工作的孩子,食物成為家鄉的記號。以往封仔餅只有白豆沙的口味,現在加入了綠豆、紅豆、芋頭、地瓜,讓封仔餅從月餅變成了日常點心,也提供鄉鎮農會販售。
»
2015年,在慶豐餅舖的廚房裡,黃師傅和兄長,以及年邁的老師傅,繼續烘烤著封仔餅,儘管三人加起來超過兩百歲,依舊利用空閒時間,在老櫃檯前和旅客聊起父親留下來的木製模板。上頭的菊花花瓣依舊深刻,似乎還能印出當年騎著腳踏車在窄小木橋上、送貨送出一身冷汗的孩子,以及父親經歷財產被查封,仍一手扛起所有責任、專注製餅的模樣。雖然菊花模板的主人不在了,精神與傳統仍活在他們的心中,讓封仔餅化作時代的滋味,在味蕾裡繼續流傳下去。
»
Sorry,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.